科学研究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3-65678268
E-mail:xwxy@cqu.edu.cn
地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5号
002cc白菜资讯虎溪校区全讯白菜网002
邮编:401331

教研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教研风采 >
  • 09
    2025.08
    曾润喜教授团队在《新闻大学》讨论社交媒体背书线索对用户环保政策支持意愿的影响机制

    曾润喜教授和硕士生张媛媛在《新闻大学》2025年第7期发表学术论文《规范与敬畏:社交媒体背书线索对用户环保政策支持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摘要如下:既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背书线索对用户的政策支持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但主要被解释为“羊群效应”。基于三个线上实验,研究确认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且主观规范具有中介效应,表明社交媒体背书线索是用户评估社会压力的直接工具,用户对环保政策的响应不只是从众行为的体现,...

  • 09
    2025.08
    李金正副教授团队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科研论文写作的风险治理

    李金正副教授和博士生李德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5年第7期发表学术论文《中西方期刊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科研论文写作的风险治理比较分析》。论文摘要如下:【 目的】系统比较中西方期刊界对GenAI参与科研论文写作的风险治理,为AI冲击下的国内学术伦理风险治理提供启示和建议。 【方法】 通过扎根理论对西方300家权威期刊的官方声明进行三级编码,进而就其核心范畴与中国期刊的相应文本展开平行比较。 【结果】 中西方...

  • 09
    2025.08
    谌知翼老师在《新闻大学》讨论“媒介基础设施”的路径分野与译名再思

    谌知翼老师在《新闻大学》2025年第6期发表学术论文《理解“媒介基础设施”:路径分野与译名再思》。论文摘要如下:“媒介基础设施”的研究版图在日益扩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混沌现象,本文将其划分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设施”与“作为隐喻视角的基础设施”两种路径。前者将“媒介”处理为传播技术与机构,关注支撑信息分发的传输渠道,却可能难以回答传播研究的独特问题意识究竟何在。后者则是以一种现象学路径,探讨媒介如基...

  • 09
    2025.08
    范虹副教授在《电影艺术》讨论中国电影的视觉考古与空间叙事

    范虹副教授在《电影艺术》2025年第4期发表学术论文《电影眼的神遇:中国电影的视觉考古与空间叙事》。论文摘要如下:“电影眼”的视觉考古包含线性透视(几何光学)、视觉操弄(生理光学)、注意力生产(文化光学)这三个地层;而中国视觉则是经由“心眼”的“观”与“游”而抵达“神遇”。中西方“眼睛的语言”并不相同,当电影舶来中国,我们的眼睛在让步,我们也在改变电影艺术。中国电影的空间叙事探索了空间的景观化、空间...

  • 19
    2025.06
    郭小安教授在《重庆日报》探讨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关键点与着力点

    近日,我们郭小安教授在《重庆日报》探讨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关键点与着力点,观点如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智能传播、圈层传播、情感传播、图像传播等新传播趋势下,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可从身份属性、内容生态、评价体系、管理...

  • 19
    2025.06
    郭小安教授团队在《现代传播》讨论风险可见性与情绪传播的耦合与平衡

    郭小安教授和博士生章沫嘉在《现代传播》2025年第5期发表学术论文《现代风险背后的情感政治:风险可见性与情绪传播的耦合与平衡》。论文摘要如下:以“可见性资本”为中介,风险可见性与情绪传播之间形成了密切的“耦合”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彼此强化,共同塑造公众的风险感知。情绪推动风险事件获得高度可见性,激发各类行动者的合作,形成“风险治理共同体”。过度的风险可见性可能导致信息的扭曲,削弱有效的风险治理与社会...

  • 17
    2025.06
    郭小安教授团队在《新闻大学》讨论从生成式AI图像的媒介构型重思语图关系

    郭小安教授和硕士生宋继文在《新闻大学》2025年第4期发表学术论文《词—物表象的转换与生成:从生成式AI图像的媒介构型重思语图关系》。论文摘要如下:生成式AI图像的运作建立在弗洛伊德所谓词表象与物表象的语图关系之间。它显现为空间维度的prompt—数据库图像、生成的AI图像之间不可翻译的转换构型,并在对话式界面信息流的时间维度中,受到剩余的对象小α驱使而自动书写,朝向不可完成的画作的无止尽生成。当我们由此反观自...

  • 17
    2025.06
    曾润喜教授团队在《新闻与传播研究》讨论用户抵抗与服从算法的矛盾实践

    曾润喜教授和硕士生张媛媛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年第4期发表学术论文《游击艺术与削足适履:用户抵抗与服从算法的矛盾实践》。论文摘要如下:随着用户算法意识的逐渐提高,用户与算法之间的关系不应局限于控制与反控制的二元框架,应关注用户在算法实践中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研究发现,用户在与算法互动的过程中会感知到自身与算法的矛盾,并基于“算法米提斯”在算法预留的缓冲地带构建逆算法逻...

  • 17
    2025.06
    郭小安教授团队在《新闻与传播研究》讨论中产家庭子女自我贬抑式网络话语实践

    ​郭小安教授和博士生卢松岩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年第5期发表学术论文《“不能承受身份之重”:中产家庭子女自我贬抑式网络话语实践》。论文摘要如下: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一度引起学界热议,但以往研究视角较少关注小组中出身中产家庭的特殊成员。对于这些拥有一定家庭资本和学历资本的小组成员而言,他们为何也称自己是“废物”?这种自我贬抑的心态背后隐藏了哪些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研究发现:中产家庭子女...

  • 17
    2025.06
    曾润喜教授在《光明日报》探讨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2025年6月17日,《光明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以四分之三个整版刊登全讯白菜网002曾润喜教授的理论文章《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观点如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信息革命历史机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并明确各项改革任务。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一...

资料整理中。。。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