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讯白菜网0022024级本科生 李灿
绿春的清晨总裹着云海醒来,梯田的曲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10万余亩田垄如大地的指纹,被晨光镀成流动的碎金;云雾漫过山脊时,整座山谷便成了哈尼族人晾晒的绸缎。不远处的山林里,充沛的负氧离子混着草果与玛玉茶的清香,酝酿出一杯天然的佳酿。
这座山顶上的“一线城市”,从头到尾不过几公里的长街便是它的动脉。哈尼族的裙摆在舞动中绽放,人们眼中明亮的光透着暖意;绿春唯一的中学在山顶浸润着晨光与书香,不远处的法院正以双语服务捍卫着公平与正义……这里的时光,总在自然与人文的褶皱里,温柔地打盹,也在时代的脉搏中,悄然生长。
此次随全讯白菜网002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千里之外的边陲小城云南绿春开展调研实践,正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我们在泥土与书香的交织中,触摸边疆发展的真实肌理:深入社区,看特殊地理环境下基层治理如何用智慧缝合山海差距,读懂“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屋檐下调解纠纷时的耐心、雨季里排查隐患的脚步;参观博物馆,在《都玛简收》的古老吟唱里,触摸一个民族与土地共生的密码,明白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是绣在衣襟上的纹样、刻在骨子里的坚韧;走进虾芭村,见证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懂得“乡村振兴”的答卷,要写在田垄间、茶树上,更写在乡亲们舒展的眉梢上。
一路上,我用相机定格自然风光,也记录下那些动人的风土人情,心头时常泛起莫名的妥帖,像被什么温柔的东西轻轻托着:有时是一阵风过,带着草木与泥土的气息漫过来,恍惚间觉得与这片土地有了某种隐秘的牵连;有时是耳边飘过几句听不懂的方言,语调里的暖意却直透心底,让人想起故乡灶台上的热气;还有时只是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云雾慢慢散开,心里忽然空落落的又满满当当,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生根——那是书本里的“家国”二字,在真实的土地上长出了具体的模样。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比任何刻意的认知都更真切——原来有些联结,不必言说,早已在呼吸与目光里,悄悄扎下了根。
原来边疆的“边”,从来不是隔绝的符号,而是自然与人文在此碰撞出的独特褶皱,更是青年一代读懂中国的鲜活注脚,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踩着时光沉淀的故事,也踩着这片土地向着光亮生长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声鸟鸣都呼应着岁月的温柔。我们用心聆听,用眼观察,不仅是记录一段旅程,更是在大地上书写青春的答案——原来所谓“国之大者”,从来都在看得见炊烟的人间,在摸得着温度的掌心,在一代代人向着光亮生长的脚步里。